今天的紅酒課很特別,可能是剛剛好八月八號父親節吧~
改成威士忌課了,說起來好笑,
這也是一般人對於威士忌的刻板印象,
普遍的人都認為威士忌是男生喝的酒,這也是我原本的印象,
今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要來初探威士忌的世界了~
威士忌是由麥類、穀類所提煉蒸餾出來的酒,
當初是由煉金術士所提煉出來的,原本來被拿來當作治病使用~
以前認為威士忌在蒸餾的過程當中,就像靈魂被提煉出來一樣,
所以威士忌又叫做生命之水,(一方面治病、一方面是靈魂嗎?)
由於威士忌的顏色都很相像,不像紅酒的顏色有明顯的差別~
今天貼心的老師特別準備了紙卡讓我們一次可以看到六杯酒的不同~
今天一共有六支酒,先從蘇格蘭威士忌開始,
蘇格蘭的威士忌舉世聞名,總共分為六大產區,
包含島嶼區(Islands)、艾雷島(Islay)、坎培爾鎮(Cambeltown)、
斯貝賽地區(Speyside)、高地地區(Highland)、低地地區(Lowland)
而且要被稱為蘇格蘭的威士忌有,一定要使用700公升的大木桶,
酒精濃度不能低於40%,還要放置3年以上的嚴格條件
第一支是泰斯卡十年(45.8%),
這隻酒來自於島嶼區的Sky Island上唯一的蒸餾場~
不常喝威士忌的我,一聞到這支的味道,整個嚇到~
好嗆鼻、有濃濃的藥水味、喝起來也好辣~~
原來這個藥水味是海島型威士忌的特有泥煤味~
這支的尾韻帶有腰果的味道,
搭上硬質的高達起司和蔓越莓就變得比較順口~
蔓越莓配起來就有一種酒釀果乾的感覺~
這是成熟的大人味啊XD
第二支酒是來自艾雷島的拉佛格四分之一桶精釀威士忌(48%),
這支酒的泥煤味比剛剛得更可怕~~
但是老公最愛喝這一支,他酷愛泥煤味,
但這一支喝起來在口中非常的creamy~
他在釀造的過程當中,使用700公升的木桶之後,
又分裝到四分之一容量的小木桶然後放到離海更近的地方,
讓他在靜置的過程當中,更添加海島的氣息~
海島型的威士忌都很適合搭海鮮~
今天我們先搭配燻鮭魚,燻鮭魚的鮮香味整個被提出來~變得好甜喔
接下來是搭淡菜,但是搭生蠔應該更棒~
單純配也很棒,
但是在淡菜上倒入一些威士忌一口吃掉就更迷人了~
第三支酒是我這個威士忌新手的本日第一,
來自於日本的山崎12年單一麥芽威士忌(43%),
因為這支酒使用的是京都天王山的票選一百名之內的名水,
並且使用歐洲的橡木桶,讓這支酒喝起來的細緻度很高,
比較甜還帶一點香草味~
威士忌靜置木桶的過程當中,
酒還是會慢慢的蒸發掉約百分之二~
這樣的過程有一個很美的名字,叫做
天使的分享(Angel Share)
蒸發的百分之二是被天使喝去了~~
既然喝到了日本的威士忌,那就一定要搭配握壽司啦~
海島型的威士忌搭海鮮真的絕配,
壽司都不用沾哇沙比,單吃魚的甜味就好棒~
第四支酒是來自於蘇格蘭斯貝賽地區的
百富14年加勒比海蘭姆桶單一純麥威士忌(43%)
這支酒有經過"過桶"的步驟,
蒸餾場會收集各個不同酒類的舊桶,
然後在新木桶靜置三年後~
會放到其他酒種的木桶當中去吸收不同的味道~
這支酒屬於濃郁型的酒,有點熱帶水果的風味~
今天搭配的是菲力牛排~
第五支是台灣之光葛瑪蘭單一純麥威士忌
這支酒尾韻比較重,比較辣~
有人曾說葛瑪蘭威士忌是調出來的~
也有人說是因為宜蘭有好山好水,還有因為台灣位於地震帶
因為地震的搖晃而讓威士忌熟成更佳~
不論種種的說法,他就是得過了很多國際間的獎項~
台灣人真的要感到很驕傲了~
這支酒也是繼續搭配菲力牛排~
最後一支酒來自於美國kentaky波本威士忌,
美國威士忌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使用玉米作為原料~
顏色較深為琥珀色~
這支酒適合搭甜點,也是著名的波本可樂調酒必備~
這支我們搭了起司蛋糕、
還有熊熊贊助板橋新珍香老店蛋黃酥~
搭配起來都好好吃喔~沒想到威士忌也可以搭甜點~
最後剩下的通通把它變成波本可樂喝掉~
今天的課程顛覆我以前對於威士忌的抗拒感~
以後威士忌也可以是女生聚會喝的酒啦~